【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近段时间,乌克兰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起因是俄军部队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乌克兰显现出溃败的迹象。早前,乌军宣布撤离阿夫杰耶夫卡,已经让西方嗅到了危险的信号,乌克兰又宣布从拉斯塔什金地区撤出,证明乌克兰正在节节败退。因此接连传来了两个不利于俄罗斯的消息。第一个是北约的扩张还在继续。匈牙利国会以188:6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瑞典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加上在上个月,土耳其也同意瑞典加入北约,至此北约所有成员国,已经全部同意瑞典加入北约。

随着匈牙利批准瑞典的加入,北约就会有32个成员国,自此北约实现了在波罗的海对于俄罗斯的完全包围,由于波罗的海周边都已经是北约作战成员国,波罗的海就成为了北约的内海。在瑞典加入北约之前,芬兰已经是北约第31个成员国。俄乌冲突的爆发,俄罗斯虽然阻止了乌克兰加入北约,却让芬兰和瑞典成为了敌人,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今有了新压力。

第二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日前扬言,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出北约部队,马克龙是在匈牙利批准瑞典加入北约之后公开表态。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对俄罗斯的态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俄乌冲突爆发前,马克龙曾多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进行了面谈,想要缓和紧张局势。那么,马克龙的态度为何出现180°大反转?有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法国“事实殖民”的西非地区,局势出现了剧烈变化。西非地区对法国很重要,长期提供大量原材料。法国则通过控制西非的金融、经济等领域,使得自己能廉价获取这些原材料,这实际上就是“新式殖民”。然而,西非的尼日尔爆发了军事政变,马克龙认为,西非局势剧变,跟俄罗斯有极大关系,因此决定与普京硬刚到底。

在马克龙日前释放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出西方地面部队”的信号后,北约成员国陆续与该言论划清界线。第二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放话,建议那些像马克龙一样声称西方可能向乌克兰派遣军队的人 “动动脑子”,想想对欧洲来说更理性、更安全的想法。他表示,马克龙的发言与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却未取得明显效果有关。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科萨切夫说,如果北约部队部署至乌克兰,将导致 “灾难性局面”,可以被解读为对莫斯科“宣战”。

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经常发表强硬言论的俄罗斯前总统、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表示,马克龙有着“危险的自大妄想”,其言论是西方政治思维有缺陷的一个例证。“波拿巴(拿破仑)的那些渺小而悲惨的继承者,戴着200年前被撕下的金肩章,渴望以拿破仑式的气势进行报复,并说出激烈而极其危险的胡言乱语。”梅德韦杰夫这样评论马克龙此前的争议言论。

据新华社援引法新社报道,马克龙这番言论代表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角色转变。多年来,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俄乌之间的一名高级别调解人。法国参与达成旨在化解乌克兰问题的明斯克协议。按照法新社的说法,如今,马克龙渴望打造欧洲最支持乌克兰的“人设”。美国智库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说,马克龙的“派兵论”反映出他对俄立场强硬程度不断增加。“或许这是一种战略模糊,意在促使普京按照乌克兰方面的条件谈判。”

据观察者网报道,在马克龙“慷慨陈词”后,美媒提出了关键问题:“马克龙这次真正准备好走多远?毕竟,他之前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豪言壮语并没有付诸行动。最重要的是,如果他连法国国内都搞不定,他还能指望成为一个鼓舞人心的西方领导人吗?”法国所有反对派力量都在围攻他。极右翼的勒庞公开批评他关于“不应排除”西方派兵乌克兰的说法,称其“玩弄(法国)儿童的生命”。极左翼领导人梅朗雄则表示, “一个核国家对抗另一个核国家”是“疯狂”的行为。社会党等政党也谴责法国总统炫耀武力。

据环球时报报道,一些东欧国家官员认为,应该让俄总统普京更难以预测西方的盘算与红线。“像这样的时代,需要政治领导力、雄心与勇气来打破常规。”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说,在巴黎会议上出现的倡议“值得好好考虑”。英国《金融时报》称,立陶宛总统的一名顾问说,政府正“公开”讨论是否派遣军队帮助训练乌克兰的士兵。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告诉法新社,马克龙的言论是个“好迹象”,显示出他“对欧洲所面临的风险有着深刻理解”。

西班牙政府一名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达本国立场:“我们不同意这一建议。”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与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会晤后表示:“波兰没有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菲亚拉说,捷克“当然不打算派兵”。“当我们谈论派兵时,必须非常小心,因为我们必须不能让人以为我们正在与俄罗斯进行冲突,”意大利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说,“我们没有与俄罗斯进行冲突。”克罗地亚总统佐兰·米拉诺维奇认为,向乌克兰派兵是“愚蠢”做法,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唯一方式是达成和平协议”。

从法国总统马克龙必须击败俄罗斯的言论来看,已经颇有警告解放军的意味,因为斯托尔滕贝格公开碰瓷中国,硬要将俄乌冲突和中国扯上关系,警告解放军,最终不许解放军武统台岛。对于俄乌冲突的目的,美国国会议员也不装,公开宣称就是要用俄罗斯的痛苦来警告中国。俄乌冲突两周年的时候,G7集团公开发表了联合声明,再次公开警告中国,不许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凸显了西方的“双标”。

据观察者网报道,日前,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则价值950亿美元的法案,主要用于援助乌克兰和以色列,但在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面临巨大的困难。拜登、泽连斯基等人都呼吁美国众议院尽快通过法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加入这一行列,呼吁美国众议院尽快通过该法案“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取胜,这会给他以及其他人释放信号,可以通过武力实现目标,因此将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还专门称“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因此中国正在密切关注乌克兰局势”。

斯托尔滕贝格说,北约盟国正在向乌克兰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我们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这样做,并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加强了这一支持。但目前还没有北约向乌克兰部署地面作战部队的计划。北约成员国有义务承诺,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都必须相互保护。该组织条约的第5条规定,“如果北约盟军是武装袭击的受害者,联盟的每个其他成员国都将把这一暴力行为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武装袭击,并将采取其认为必要的行动来协助被袭击的北约盟军。”

据观察者网报道,尽管对乌克兰的援助正日益枯竭,但仍有一些西方领导人赶赴基辅,让这场俄乌冲突仍旧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日前,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比利时首相德克罗,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四人访问基辅,以表达欧洲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和消除所谓“西方对俄乌冲突失去兴趣”的担忧。随后,七国集团举行了线上视频会议。会后,G7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并通过制裁手段打击俄罗斯,让其付出巨大代价。

斯托尔滕贝格非常清楚美国的战略意图,美国是要通过俄罗斯的失败来给中国上眼药,从而阻止解放军发起武统台岛的军事行动。支持乌克兰击败俄罗斯,已经成为美国和北约“杀鸡儆猴”给中国上眼药的战略之一,因此在俄罗斯发起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美国和北约是异常的亢奋,因为可以借此来对付俄罗斯,如果美国和北约解决了俄罗斯,中国就成为了下一个目标,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挑战,为此在多个领域公开渲染不许中国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